2020年1月16日上午,赵忠祥先生的儿子赵方通过赵忠祥的个人认证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消息,赵忠祥2020年1月16日7:30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岁。
据赵忠祥儿子发文透露,赵忠祥2019年底感到身体不适,就医检查,发现身患癌症,已经扩散。说到癌症,很多人都害怕和癌症“扯上关系”,但其实加强防癌筛查、早诊早治才是关键。
14种高发癌症防治方法
2019年,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推出2019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涉及的肿瘤扩展至14个,包括了详细的高危人群、筛查建议和预防建议。
那么,哪些人群是14种癌症的高危人群,什么样的方法去检查呢?
6.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1. 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2. 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3. 年龄大于20岁的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4. 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5. 粪便或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筛查,粪便标本的证据更为充分,但由于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应用。1. 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2. 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3.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3. 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4. 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前思乳腺癌或卵巢癌者(二级亲属指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5. 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上述情况均为乳腺癌高危因素,伴2条及以上因素时应考虑为高危乳腺癌对象筛查建议)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X线检查: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线检查(钼靶)>40岁,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乳腺X线检查1次;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MRI)检查。1. 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
1. 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2. 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3. 筛查结束时间:>65岁且既往多次检查均示阴性,则结束筛查若曾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史者,再持续筛查20年,筛查频率视病情定;4. 接受过子宫全切术的女性(无宫颈),且过去20年里未曾有CIN2、CIN3类型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检查;5. 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1. 吸烟≥20年包(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1.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胴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根据病灶具体情况形态、大小、边界等特征,建议至专科医院咨询具体下一步诊疗计划;
2. 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不同特征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低剂量螺旋CT复查;
3. 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3. 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暧、接触油烟等;
1.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者;3. 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1.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2. 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2. 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作胃镜检查。3. 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具有以上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需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异常结果进行合理随访。)1. 建议对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且在筛查前应详细说明前列腺癌筛查的风险和获益;
2. 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
3. 对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
2. 减少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摄入;3. 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4. 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勤解尿,避免憋尿、久坐不动;1. 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者;3. 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 Cowdent Carney综合征、 WernerG综合征和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有血缘关系);4. 甲状腺结节>1cm,且结节生长迅速半年内增长到1cm以上;5. 甲状腺结节>1cm,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2. 一般人群:目前没有用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试验。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3. 甲状腺癌高危人群:颈部超声(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检查,每年一次。4. 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一次颈部超声检查。3. 免疫功能低下,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史者。
1. 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我国食管癌最密集区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尤以磁县为著,在秦岭、大别山、川北、闽粤、苏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2. 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症状;5. 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3. 患有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疤痕、瘘管、盘状红斑狼疮、放射性皮炎等;有高危因素者,由专业的医生进行皮肤检查,包括痣、胎记或其他色素异常区域,记录颜色、大小、形状或质地的变化,必要时进行活检。
40岁以上,伴有下述任意1项者(第6项因素会增加胰腺癌风险,但一般不做筛查):3. 无明显诱因的中上腹饱胀不适、腹痛,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消瘦或腰背部酸痛等症状;4. 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主胰管型粘液乳头状瘤、粘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有血清CA19-9升高者;1. 上述对象以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CT、MRI进行筛查,B超也能提供相应的帮助;
2. 上述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每年一次CT或MR检查。3. 多食禽类、鱼虾类食物,提倡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菜、白菜、萝卜、西兰花等;5. 为防止良性病变恶化,有胰管结石、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和囊性腺瘤或其他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应及时就医。2. 长有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特别是单发、宽蒂息肉)者;1. 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2. 一般人群:建议每年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尤其是女性。1. 超过1厘米的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的胆囊腺肌病患者,建议限期行胆囊切除术;有症状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萎缩、瓷化胆囊以及小于1厘米的胆囊腺肌症病患者,建议尽早行胆囊切除术。1. 头痛常常清晨发作,较剧烈,起床轻度活动后逐渐缓解或消失;4. 精神异常常常有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表现;5. 单侧肢体感觉异常痛觉、温觉、震动觉减退或消失;8. 耳鸣、耳聋多在打电话时,一耳听到,另一耳听不到;重视脑部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需要到神经科或相关科室(眼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等)进一步检查。
最后,癌症并不可怕,关键是早查早治!对照14种男女常见癌症高危人群和筛查建议,才能更好的做好癌症的预防!建议大家赶紧收藏!▼
“医速递大众版”一个涵盖了妇、产、儿领域,女性一生各个时期,以及宝妈从怀孕到宝宝出生生长发育整个周期的公众号,那里有在线医生咨询服务、育儿干货,课程直播,孕期工具,还有让人忍俊不禁的趣味科普。
